一、小麦平衡施肥推荐配方(每亩667m²用量):纯氮(N)12—15千克/亩、磷(P2O5)6-7千克/亩、钾(K2O)6-7千克/亩、功能植物活化素5千克/亩。
实际用肥计算方法:尿素(46%)为100/46×12≈26、二铵(46%)为100/46×6≈13、硫酸钾(48%)为100/48×6=12.5,即实际用量尿素26-32千克、二铵13-15千克、硫酸钾12.5-14.5千克。
土壤指标:土壤PH5.5-6.5,有机质>1.2%,土壤含盐量<0.1%,水解氮>60毫克/千克,速效磷>15毫克/千克,速效钾>80毫克/千克。
用肥选择:土壤含盐量<0.2%可以配氯化钾复合肥,土壤含盐量>0.2%可配硫酸钾复合肥,土壤含盐量>0.3%禁止施用含氯离子的复合肥。
二、生长习性及管理标准:应掌握最佳播种期适时播种,播种过早,播种量过量过大易形成旺苗,一炮轰施肥也容易形成旺苗,这种苗先旺后弱不抗冻产量低。每晚播2天应增加播种量1千克,播种深度3-4厘米,播种后6-7天,出苗半个月开始分蘖,入冬前第一次分蘖盛期结束,次生根随分蘖的发生而发生,茎节分化完毕但不伸长。近根叶数目不断增多,单株叶面积逐渐增大,植株体迅速壮大。小麦幼穗在10月末或11月上旬进入生长椎伸长期,并以二棱期或单棱期进入越冬期。壮苗标准:春性品种6叶1心,具有4-5个分蘖,半冬性品种7叶1心,具有7-8个分蘖,次生根10条左右,穗分化到单棱期或二棱期。株高20-25厘米,不能超过27厘米,最上面一个叶耳间距在1厘米以内,超过1厘米为旺长苗。小麦管理原则:促弱控旺,促根壮蘖,缩小大小分蘖间差距,出穗整齐,保证麦苗一壮到底。冬灌水要求气温在4°c时浇水,低于4°浇水易发生冻害。春季是小麦营养生长(根、茎、叶、分蘖)和生殖生长(穗、花)并进期,起身期到拔节前进入第二次分蘖高峰,拔节前后根的生长量最快,拔节期幼穗的雌雄蕊原基开始分化,最后形成四棱体,到挑旗期穗、粒数已形成。春季管理目标:早发根、早缓苗、早返青、早分蘖,为幼穗分化创造条件。挑旗期浇水尤为重要,可增加穗粒数、延长叶功能、防早衰。如遇干旱严重减产,开花15天后进入灌浆高峰期。管理措施:返青期地力差或施肥不足或播种过晚的,冬前分蘖少的麦田重施返青肥,配方:每亩壮秧不歇茬1瓶+尿素10千克冲施(正常生长的不用)。拔节期:分蘖高峰已过,进入孕穗分化的关键期,重施拔节肥,促进穗大粒多,出穗整齐。根据长势确定用肥量:①旺长苗,叶型如猪耳朵,耳叶间距1厘米以上,叶色墨绿,叶片肥宽柔软向下披垂,分蘖多有郁闭现象的地块,在起身期冲施小麦控旺肥,每亩30千克。②壮苗,叶型如驴耳朵,叶较长而色青绿,耳叶间距不超过1厘米,叶尖微斜,分蘖适中的在拔节期冲施控旺肥,每亩20千克。③弱苗,叶型如马耳朵,叶色黄绿,叶片狭小直立,分蘖很少表现缺肥的地块冲施功能植物活化素5千克+尿素10千克。
三、叶面调控:在起身期和拔节期喷施根生元孕穗肥,加速养分向孕穗转移,促进穗大粒多,开花15天后喷施根生元灌浆肥1-2次,籽粒饱满抗早衰。